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相关要求,紧扣学院“重大战略机遇期、内涵建设提升期、爬坡过坎关键期”发展定位,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、明确方向。10月13日,学院党委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会暨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,学院党委班子、宣传部、统战部、教务处相关负责人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、骨干教师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参加会议,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春艳主持会议。
图为 学院党委书记陈梅兰讲话
会议首学阶段,刘春艳同志结合了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《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(2023年版)》文件要求,强调学院党委始终将思政课建设摆在立德树人突出位置,通过配齐配强师资、改善教学硬件、搭建智慧平台等举措,为思政育人筑牢坚实根基。
图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春艳领学
随后,刘春艳同志领学《教育部2025年“形势与政策课”教学要点》,围绕“紧扣一个核心使命、把握国内国际两大维度、抓好三项教学关键”解读。强调《形势与政策》课要紧扣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”节点,讲清党中央关切与国家重点工作,突出“三个紧扣”,即紧扣时代主题、学生思想实际和课程定位;在内容体系上,以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”为主线,梳理“安全与开放”支撑、“稳增长促民营强内循环”任务及“抗战精神与‘十四五’蓝图”精神动力;教学关键上,要求落实“政治站位高、内容对接准、效果落地实”,严守“政治线、时效线、方法线”,善用案例式、对比式教学,对比“中国之治”与“西方之乱”,用身边案例活化宏大叙事,增强课程吸引力与说服力。
第二项议程,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伶汇报了学院思政课建设情况。她系统梳理了2025年以来学院在课程建设、师资培养、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,同时直面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,明确了下一步提升的“路线图”。
图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伶汇报情况
为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解决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式教学备课难度大的问题,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教授吕景老师以“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”为专题进行了教学展示,通过对比式教学法,案例生动、逻辑清晰的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专题教学的示范样本,获得参会人员一致认可。
图为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教授吕景教学展示现场
为破解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化教学重难点,会议特邀伊犁州党校黄新平教授进行线上指导。黄教授以“决胜十四五,奋发向前行”这一专题为例,从专题逻辑梳理、案例选择、教学技巧优化,到结合新疆地域实际增强教学针对性等方面,给出了具体专业建议。互动环节中,参会教师积极提问,黄教授逐一解答,有效破解了备课中的“困惑点”,明确了教学“发力点”。
图为 伊犁州党校黄新平教授指导现场
会议最后,学院党委书记陈梅兰作总结讲话,高度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成效,并对全体教师提出如下建议:一是要做到政治性、方向性、时代性相统一,对案例选取、重难点设置要深入思考,多将新疆实践纳入教学之中;二是要做到针对性与时效性相统一,备课的同时要“备学生”,多了解学生所思所想,以学校发展、新疆发展等“小切口”以小见大,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认同感;三是要提高课堂管理能力,提升亲和力,走进学生内心,使学生真正对思政课感兴趣。
图为 会议现场
下一步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落实此次会议精神,把学习成果、交流心得融入日常教学,加强与各部门协同联动,共同推动“大思政课”建设高质量发展,持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、感染力、影响力,为学院内涵式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更强思政动能。